其他法规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法规
名称 关于进一步开展中小学勤工俭学活动的暂行规定
颁布单位 发文文号
法规类型 100102 所属行业 100
有效与否 山西 发布日期 1989-06-26

关于进一步开展中小学勤工俭学活动的暂行规定

null

发布日期:1989-06-26 信息来源: 访问量:? 字体 :[ 大 ][ 中 ][ 小 ]

    第一条 勤工俭学是以发展教育事业为宗旨的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活动和教育活动,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促进我省中小学勒工俭学的发展,根据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开展勤工俭学,当前应以校办企业(含工、农、林、牧、商、服、饮、修以及科技开发、技术咨询和实用人才培训等,下同)为主要形式。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勤工俭学的领导和管理。各级计划、经济、财政、金融、税务、工商行政管理、劳动、人事、物资等有关部门,应积极扶持校办企业的发展。

    第三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按照国发(1983)25号《国务院批转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开展勤工俭学活动的请示和通知》和国办发〔1987〕72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教育部门勤工俭学管理机构有关问题请示的通知》的要求,设置勤工俭学管理机构。各地原有的勤工俭学领导组,应予保留或恢复。

    第四条 中小学校兴办各类企业,应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按规定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

    校办企业应为事业性质,实行企业化管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第五条 校办企业具有生产和经营双重职能。

    校办企业应当坚持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在管理体制上,逐步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推行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注意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不断提高生产水平与经济效益,增强校办企业的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把校办企业纳入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在产供销等方面予以统筹安排。校办企业生产所需的材料、设备、燃料等国家统配物资,按企业隶属关系由当地计划部门统筹解决。省根据需要可适当给予专项补助。

    各厂矿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应采取扩散产品、联合经营、来科加工、建立厂外车间以及提供科技成果和科技信息等方式,帮助中小学开展勤工俭学。

    工业主管部门应把所属企业扶持校办企业的工作纳入计划,并负责检查落实。

    第七条 开展勤工俭学所需的资金,应主要依靠校办企业内部逐步积累解决。在办厂初期或临时发生资金周转困难时,可依照下列办法解决:

    一、由教育行政部门在保证教育经费正常需要的前提下,从教育经费中统筹安排一定数量的勤工俭学周转金;

    二、省、地、县财政部门,根据财力情况,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勤工俭学周转金;

    三、由教育行政部门,在本系统内适当调借教育事业费作为周转金有偿使用;

    四、由教育行政部门按规定提取勤工俭学统筹资金;

    五、各级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每年安排一定数量贷款额度;

    六、发动社会各行各业、各有关部门及热心教育事业的人士赞助;

    七、经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部分校办企业可试行股份制。

    第八条 校办企业除按原规定免征校办工业、农业的所得税和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外,属下列情况的,在税收政策上给予优惠:

    一、小学校办企业,除生产销售全国统一规定不许减免税的产品需按规定征收产品税、增值税外,对生产销售的其它产品及兴办的服务性企业,给予免征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二年的照顾。兴办的商业企业,需按规定征收营业税。应纳税的校办企业如确有困难的,可按税收管理体制规定,提出申请经税务机关批准后,给予定期减免税照顾。

    二、中、小学校兴办的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免征所得税二年,减免税部分应主要用于教育事业发展。

    三、中、小学的校办企业与外单位联合兴办企业的征税等其它税收问题一律按国务院国发〔1989〕9号文件规定执行。

    四、校办集体企业,如承包或出租给外单位或个人经营的,由承包一方按规定纳税。

    第九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把勤工俭学基地建设作为学校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学校建设总体规划,统筹安排。

    在农村经学校申请,当地人民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划拨一部分土地(包括山林、水搪、牧场等),作为学校生产经营基地和学生劳动基地,归学校长期使用。

    各地还应积极创造条件,扩大现有校办企业的规模,使之逐步适应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的要求。对于有较好经济效益,但不宜学生参加劳动的企业或项目,可以开辟新的,以老养新。

    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扶持校办企业的扩建、改建工作,并统一列入学校的基建、维修计划。

    第十条 校办企业的利润,可按规定先抵补上年亏损和按规定用贷款项目新增利润归还贷款后,交纳所得税,税后利润按下列规定比例进行调整:

    一、校办工厂:

    1、上缴学校 40%

    2、公积金 40%

    3、公益金 10%

    4、企业基金 5%

    5、统筹基金 5%

    二、校办农业(包括商、服、饮各业):

    1、上缴学校 60%

    2、公积金 25%

    3、公益金 10%

    4、企业基金 3%

    5、统筹基金 2%

    新办企业可免缴统筹基金一年。

    第十一条 校办企业上缴学校的资金,应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定,一次或数次拨给学校使用。主要用于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和教职员工福利待遇,其开支比例可按六四分成。校办企业,完成上缴学校资金后,有权拒绝学校摊派的费用。学校的一切合理开支,也不得在校办企业摊销。

    统筹基金应遵循逐级上缴的原则,校办企业应于年末上缴给所属教育行政部门的勤工俭学的管理机构;各地、市、县(区)应将所收取的统筹基金的百分之二十上缴上级勤工俭学管理机构统一使用。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取的统筹基金,主要用于扶持校办企业发展生产、技术开发、技术改造。其中,可提取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二十五,作为勤工俭学的业务活动基金和对勤工俭学管理人员(包括校、厂长)及有功人员的奖励基金。

    第十二条 校办企业可根据需要从社会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招聘各种专(兼)职技术人员,其报酬由双方单位协商确定。

    对学校教职工参与校办企业经营活动和生产技术开发,并取得经济效益的,可按取得经济效益的多少给予合理的补贴和奖励。对为校办企业承揽任务、采购原材料、推销产品、传播技术信息等的教职工,允许企业给予适当补助和奖励。

    第十三条 各级劳动人事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核定适当的事业编制,用于勤工俭学。

    学校派到校办企业的教职工,仍属学校事业编制。

    校办企业的其它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应评聘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

    第十四条 对从事勤工俭学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予表彰和奖励。

    受到国家、省、地(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表彰的勤工俭学先进个人,享受同级教育行政部门表彰的优秀教师等待遇。

    第十五条 校办企业职工的劳动福利及粮食补贴标准等,可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并参照同行业、同工种的标准执行,由当地有关部门解决。

    学校派到校办企业的教职工,在企业工作期间,其各种劳保、奖金及福利待遇可按国家和地方同类企业的有关规定执行。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校办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有计划地培训校办企业工人、技术人员、财会人员和经济管理人员,并应建立相应的考核、奖惩制度。

    各有关部门要对培训工作给予指导和帮助。

    第十六条 校办企业经有关部门批准,可招聘合同工和临时工。

    在分配大中专毕业生、录用职业中学毕业生时,应适当照顾校办企业生产发展基地建设的需要。

    第十七条 本规定由山西省教育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989年6月27日

主办单位:北京京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页面访问量: